首页 投保产品 投保研究

证券市场中小投资者利益保护研究

来源:保护基金  作者:dengzk  时间:2010-01-22 15:03

  第三节中小投资者投资行为影响因素分析

  3.3.1外因之一——制度缺陷

   根据对沪市异常波动情况的统计分析<金晓斌,2000),政策是造成股市异常波动的首要因素,同样不可避免地会对中小投资者行为产生影响。另一方面,作为证券市场的微观主体,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不合理,国家作为公司大股东的缺位使得国有股代理人几乎是在没有真实财产所有者的监督下对经营者进行监督。这种“大股东利益缺位、小股东无力监督”的股权结构导致我国上市公司“内部人控制”问题严重、经营效率低下,中小股东利益得不到保证。此外,这种畸形的股权结构还直接造成同股不同价、同股不同权,对我国证券市场投资者行为造成极大的影响。由于个人股的取得是通过高溢价高成本购买的,上市公司历年现金分红比例又极低,个人无法靠长期投资取得回报,只能寄希望于从炒作中谋取差价利润,因此市场投机炒作之风盛行。而近期开始的股权分置改革,由于非流通股东拥有绝对话语权,流通股东难以获得预期补偿,故只能“用脚投票”,拉动股市重心下移。

  3.3.2外因之二——信息不对称与信息失真

   建立在CAPM与EMH基础之上的传统金融理论大多隐含完全信息的假设,但事实上,即使在信息传播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信息也是不充分的。就我国具体情况来看,我国股票市场的信息披露在及时性、完整性和准确性方面均存在缺陷,中小投资者投资者所处的是—个信息不对称与信息失真的市场,上市公司、券商、中介机构造假行为相当严重,中小投资者要么难以鉴定信息的真伪要么甄别成本太高,于是,观察他人尤其是所谓专家投资进而学习模仿成为一种现实选择,故“羊群效应”是中国股市的一大特色;另一方面信息不对称及信息失真客观上造成中小投资者行为的滞后与盲从。这也是中小投资者投资失败的重要原因。

  3.3.3内因——心理失控导致的认知偏差

   (1)“迟到情结”与后悔心理。我国的证券市场历史不长,先入市的投资者取得了较大的收益,其示范效应使得后入市的投资者会因自己的“迟到”而懊悔;而且入市后,一旦投资选择失误,又会后悔当初为什么没有做出另外一种选择。结果导致再次做出投资选择时,一方面会显得更为犹豫,另一方面为避免再次后悔,就可能依据周围投资者的选择做出同样的选择,这种“后悔情结”加重了市场上的从众行为。

   (2)过度自信或悲观。人们在股票市场中的行动很大程度上是源于这种自发的乐观(悲观)情绪,而不是取决于对公司未来收益的数学期望。据有关机构调查,在经历了两年大牛市之后,2001年初投资者对大盘走势预期仍十分乐观,有22%的人认为股指最高会达2300点,78%认为会达2500点以上。进入2004年后,面对股市不断下跌、国、有股减持带来的市场估值的巨大压力及市场诚信危机,中小投资者投资者极度悲观,认为上证指数跌破千点的投资者超过半数。这种极度波动的心态,往往被机构或庄家所利用。

  (3)中小投资者投资者普遍存在赌博心理与暴富心态。股市的赌博特性是与投机性密切联系的,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赌博特性就是投机性。而暴富心态其实是人类贪婪本性在股市中的体现。股市中的股民大多是为了赚钱甚至是为了暴富而进入股市的,预期收益目标偏高者大有人在。调查显示,即使在2001年底上指跌到1600点时,仍有26%的投资者认为来年的年收益率会在10%—20%之间,20%的投资者认为会在30—50%之间,10%的投资者认为会在30%以上。在目前低迷的市况中,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日趋透明,股价操纵和内幕交易越来越受到限制,二级市场预期收益率下降,但这些市场环境变化仍难以根本上改变中小投资者投资者的暴富心态。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